成年人藝術創作依戀行為之個案研究:以 Moya 為例
Art-tachment in Adults: A Case Study of Moya
江學瀅 Shyue-Ying Chiang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 兼任助理教授
Adjunct Assistant Professor / Department of Fine Arts,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摘要
本研究根據客體關係心理學之過渡性客體發生的潛在空間心理動力理論,從藝術創作、藝術教育與藝術治療的角度,探究非專業成年藝術創作者面對生命困境時,主動而為的藝術創作行為,並以藝術創作依戀行為稱之。由於潛在空間動力理論強調生命經驗之歷程,本研究以敘事探究為方法,探究一位職場成就穩定卻面臨內在困境的個案發展藝術創作依戀行為的生命經驗。研究結果顯示,個體早年的客體關係發展會逐漸形成個人重要生命議題,藝術創作存在於現實的具體形式能協助個體建構潛在空間,進而幫助個體面對生命議題並因應現實帶來的衝擊。藝術創作依戀行為形成的近因主要來自於現實的工作壓力帶來之心理耗竭,遠因則與藝術教育經驗相關,更深刻的成因則來自於早年客體關係互動時所發展出來的重要生命議題。當個體從藝術創作依戀行為體會自主性並感受成就與愉悅時,能從潛在空間運作獲得心理能量,更穩定的立足於內在自我與外在現實之間,獲取現實生活之心理補償與內在穩定感。
關鍵詞:客體關係、潛在空間、藝術治療、藝術教育、藝術創作依戀行為
人機互動音樂教學應用於自閉症兒童之研究
A Study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ve Music Instruction for Children with Autism
王維君 Wei-Chun Wang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科 副教授
Associate Professor / Department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陳靜潔 Ching-Chieh Chen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應用科技研究所 博士生
Doctoral Student / Graduate Institute of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摘要
自閉症兒童因先天腦部功能損傷,造成廣泛性的發展障礙,在溝通與社會互動,及興趣表現上有嚴重問題,導致在學習及生活適應上皆有顯著困難。音樂多元感官的特性,可增強自閉症學童的專注與記憶力,提升其情緒控制力及人際互動;而電腦輔助教學及行動載具,易吸引自閉症學童的注意,提升其學習意願,更可提供反覆練習與即時回饋的個別化學習。因此本研究旨為探討人機互動音樂教學於自閉症兒童之應用,並針對其語言溝通、感知及運動功能、負向行為矯正與音樂能力之提昇為目標。本研究招收九位六至 12 歲自閉症兒童為研究對象,運用自行開發及市售符合教學對象與需求的數位互動軟體,設計一系列音樂活動,進行三個月個別的人機互動式音樂課程,並於音樂活動介入之前後,評量前述四大指標之成效。研究結果發現,人機互動音樂活動的介入,對於提升自閉症兒童語言溝通、感知及運動功能、負向行為矯正與音樂能力四項指標皆有顯著之效益。希冀本研究結果能提供給自閉症家屬、音樂教育者、心理輔導人員及音樂治療師具體依據與研究參考。
關鍵詞:人機互動、自閉症、音樂治療、音樂教育、移動式系統應用程式
臺北市迪化街 URS 之藝術和創意轉型:誰的文化?誰的城市?
The Arts and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of Dihua Street Urban Regeneration Stations in Taipei City: Whose Culture? Whose City?
邱淑宜 Shu-Yi Chiu
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學系 助理教授
Assistant Professor / Department of Arts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National Dong Hwa University
摘要
藝術和創造力教育,在 Florida(2002,2005,2009)和 Landry(2000)創意階級和創意城市論述倡議下,躍升為培養創意人才、形塑創意氛圍和提升區域競爭力的萬靈丹。本文以臺北市都市更新處設置在迪化街的都市再生前進基地(URS)為例,探討進駐 URS 的文創工作者所傳遞之藝術和創造力教育對形塑迪化街為創意街區的影響,尤其關照是誰推動和介入迪化街 URS 的藝術和創造力教育相關的政策論述?以及是什麼形式的文化美學和生活品味,透過 URS 的文創工作者植入迪化街區?最後則是 URS 所推動的是誰的都市活化與再生?本文將藉由經驗研究的田野資料與西方論述交織對話,討論藝術和創造力教育之影響層面如何擴及至臺北市都市發展策略,並指出其潛在的危機和陷阱。
關鍵字:都市再生前進基地、創意街區、藝術和創造力教育
花花世界玩布樂:美術館教育展策劃理念及觀眾回應之探究
Enjoy the Beauty of Taiwanese Floral Cloth: Theories of Creating an Educational Art Museum Exhibition and Visitors’ Responses
李靜芳 Ching-Fang Lee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學系藝術教育碩士班 副教授
Associate Professor / Master Program in Art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Art,The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摘要
本文目的其一在闡述作者策劃國立臺灣美術館教育展「花花世界‧玩布樂:薪傳臺灣之美」的理念。展示理論聚焦在文化再現與意義建構的關係以及展覽即教育的觀點,探討啟動行動模式學習、多重感官體驗、情境學習與關聯認同的美術館經驗在展示教育上的重要性。其二在探討觀眾參與該展之後的回應,包含對於花布生活經驗之回想、花布文化意義之詮釋、花布美感覺知之向度,以及展覽對花布文化新知之開啟等面向。觀眾回應的研究,主要以質性研究焦點團體訪談和開放式填答問卷的方法收集資料,以觀察法作研究對象的目的性取樣,並用歸納法進行資料分析。觀眾回應研究的主要結果顯示:(1)年齡與居住地影響花布經驗的多寡,傳統臺灣花布是許多年長者童年的回憶;(2)臺灣花布是臺灣文化與族群認同的符號;(3)美感品味隨著時代改變,須用創新設計走向臺灣花布的未來;(4)展覽開啟多元的臺灣花布文化新知,帶動觀眾的文化實踐生產。
關鍵字:美術館教育展、展覽策劃、博物館觀眾研究、臺灣花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