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教育研究學會會訊 第4期
Arts Education Research Association Newsletter 4th Issue
視覺藝術教育的變與合
陳淳迪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教授
一、素養導向下的視覺藝術教育
臺灣的視覺藝術教育從國小階段,向上延伸至大學階段。著重於多元社會與價值的發展方向,使得原本傳統以創作與技法訓練為主的美術教育,近二十年間擴展為從生活體驗與觀察出發、強調素養導向,重視學生能於社會實務中之中進行實踐。
回溯教育部發布「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其以「成就學生適性揚才、終身學習」的願景,結合「自發、互動、共好」的理念。其中「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三大核心素養導向,以其核心素養內涵,在於彰顯學生學習自主的「自發性」、強調學習過程的「互動性」,以及社會參與的「能動性」,及與延伸教學面向,這逐漸趨向認知、技能與情意之領域並重的學習。
然而,針對目前素養導向下的視覺藝術教育特性,誠如下方所述:從創作到創新價值、從教室走向社會、從技術走向議題、從單科走向跨域,領域遍及人類學、社會學藝術史、藝術行政、藝術評論、藝術相關產業等。這樣的情形亦反映於大學藝術類科學生就業的多元型態,從過往以美術創作導向為主的市場,轉變成為現今包含策展、藝術行政、藝術評論、藝術經紀人、社會工作、以及博物館專業人員等相關職種,此皆轉變傳統對於當前視覺藝術教育的認識。
這裡,我想分享芬蘭韋斯屈萊大學(University of Jyväskylä)以培養橫向整合的素養與跨域的教學內涵概念。對應教育部發布「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強調「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三項核心素養,在於彰顯學習自主的「自發性」、強調學習過程的「互動性」,以及社會參與的「能動性」,基於認知、技能與情意之領域並重的學習而言,以下六項芬蘭韋斯屈萊大學之教學內涵,真切提供國內素養導向藝術教育理想於理論與實務之間相關參酌。下方將之以表格方式,作一整理說明:
如上表所述,當前的臺灣,在落實師資培育面向,以及對於轉化各級學校課堂,所面臨相對重要的是近年所強調「文化、社區與社會能力」與「美學能力」:對「文化、社區與社會能力」而言,學生能夠將宏觀的社會視野與關懷現實社會的議題,作為思考基礎,進而賦予學生能夠評價社區的價值與實踐,參與相關發展,並且能以不同的角度評估與改變,再者,實際參與社會脈絡的變遷與現場,促使學生進而思索臺灣當前多元文化主義所影響藝術教育場域的現象。另一方面,對於「美學能力」而言,學生能將美學能力浸潤於自身的覺知與審美之中,產生聯繫環境整全式(Holistic)與多感官(Multi-sensory)經驗的感知,創造多重意義之「美學能力」,於自身、於環境,以及能於群體社會共同體之中創造而出和諧共鳴。
視覺藝術教育的素養導向趨勢已經為當今教育重要議題,反思國內視覺藝術教育,希冀以銜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之「核心素養」要義,而將素養議題能於視覺藝術教育之理論、論述與實踐、教育的這項核心價值,進而落實於師資培育面向,以及轉化於各級學校課堂。
二、科技藝術與藝術學習
科技藝術是為近年盛行之領域,面對科技化社會,科技已經轉變為使學生快速獲得知識、進行學習,以及應用與創作展演的途徑。透過這項趨勢,如何更進一步探索人文藝術與科技的互動,可以預見,未來學校教育與教學場域,科技藝術將成為高等教育階段與國民教育階段教師的重要知能。
在大學的教育現場,許多學校相繼成立科技藝術學術單位,但目前除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其他多數的學校皆是以學程形式進行。當然科技藝術目前仍處於需要積極開發與推動的階段,科技藝術可以理解為統整的領域,領域如同涵蓋:科技的應用、藝術的表現、思想的傳遞、展演的規劃,以及包含科技知識與創作能力、科技藝術與跨域等相關內涵。
然而,學生若無法於學校系所課程之中獲得滿足,這樣的科技藝術所呈現的是難以永續經營。所以,宜從系所端、教師端以及學生端三方面向思考,對於科技藝術教育所因應轉變的思考與施策途徑,包括「系所端」的招生策略與機制、門檻的設定、跨域課程的發展,以及需要關注科技藝術人才與傳統藝術著重技巧訓練之間的平衡;再者,也需關注「教師端」的教師能否引領學生發展科技藝術;以及「學生端」的學習歷程圖像之中各項統整與跨域之層面。當我們面對臺灣當前科技藝術與素養教育之多元生命力的轉型展現,需要我們同時從系所端與教師端,以及學生端面向來思想其因應之道。